ITMF 發布最新國際紡織機械年度交易量統計數據報告,2016年各類新紡機交易量大相徑庭
近期,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發表了第39期《國際紡織機械年度交易量統計數據報告》(ITMSS)。報告包括紡紗機械、拉伸變形機、織機、大圓機、橫機和整理機械等6種紡織機械。據稱,該統計數據是與140多家紡機制造商合作的結果,代表了全球產量的綜合估量。這些數據不包括由“集群”代表的眾多中國企業,參與企業的數量應在大約200家左右。
報告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2016年新長纖紡錠和氣流紡轉杯的交易量分別增長111%和66%,短纖紡錠的交易量下降12%,拉伸變形機錠數下降了14%,新圓機的交易量下降了3%,而電子橫機的交易量則激增了99%。整理機械方面(織物連續整理),拉幅機的數量同比增長了22%。
與上年同期相比,2016年新短纖紡錠的交易量下降了約12%,這已是連續第3年下降。短纖紡錠的交易量降至約790萬錠,是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值。
短纖紡錠
2016年度,短纖紡錠的六大投資國依次為:中國、印度、孟加拉國、越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92%的短纖紡錠都運往亞洲,在全球交易量同比下降12%的情況下,作為世界最大的短纖紡錠投資商,中國的短纖紡錠交易量卻逆勢增長9%;運往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總量也分別上漲了97%,4%,31%。
長纖紡錠
全球長纖(羊毛)紡錠的交易量上漲了111%,由2015年的5.4萬錠增加至2016年的11.4萬錠。其中作為過去幾年中長纖紡錠主要投資國之一的土耳其的交易量激增了153%,由2015年的1.1萬錠增加至2016年的2.78萬錠。分地域來看,60%的長纖紡錠運至歐洲(包括土耳其),大約39%的長絨紡錠運往亞洲。
氣流紡紡紗杯
2016年,氣流紡紡紗杯的交易量增長了66%,超過63.4萬枚。全球92%的氣流紡紡紗杯運往亞洲,因此運往亞洲的交易量增長強勁,增長率約為87%,大約達58.3萬枚。全球最大的氣流紡轉杯投資國——中國在2016年的投資也有了顯著提升(92%)。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美和南美等地區同比卻分別下降72%和53%。2016年度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投資商分別是印度和土耳其。
單加熱器拉伸-變形紗錠(主要用于加工錦綸長絲)的交易量激增了608%,由2015年的1200錠增至2016年的將近8500錠。亞洲是單加熱器拉伸變形紗錠的主要目的地,占總份額的57%。緊隨其后的是西歐(24%)和南美(19%)。
而雙加熱器拉伸-變形紗錠(主要用于加工滌綸長絲)的全球交易量同比下降了17%,大約為26.8萬錠。亞洲在全球交易的份額中占比約為84%,而中國在全球交易的份額中占比約58%,問鼎最大的投資商。
2016年,無梭織機的全球交易量上漲了4%到大約8.4萬臺。噴氣織機和噴水織機分別增長了15%(至2.29萬臺)和6%(至3.18萬臺)。而劍桿織機和片梭織機的交易量則下降了6%,至大約3萬臺。
不出所料的是,2016年度各種無梭織機(噴氣、噴水、劍桿和片梭)的主要交易目的地依舊是亞洲,占世界總交易量的91%。其中41%是噴水織機,32%是劍桿/片梭織機。運往歐洲和北美洲的無梭織機中,劍桿和片梭織機分別占73%和56%;而噴氣和噴水織機分別僅占2%和7%。
2016年,大圓機的全球交易量下降了3%,大約至2.62萬臺。在這類機器中,亞洲同樣處于需求量領先位置。2016年,87%的新圓機運往亞洲。中國以43%的需求量成為全球最大的投資商,印度和孟加拉國分別以4200臺和2200臺的數量緊隨其后,位列第2、第3。
2016年,電子橫機的交易量激增了99%,達到有史以來最高值,約為13.96萬臺。毫無疑問的是,亞洲再次占比最高(94%)。中國的投資從3.55萬臺增長至10.155萬臺,占全球總量的73%,因此成為2016年度全球最大的橫機買家。
ITMF發布的2016版ITMSS中也包括整理機械的數據,然而這類機械在2015年經過修訂。2016年,在連續型織物整理設備中,染色機(CPB)、機械預縮整理機和拉幅定型機等設備的交易量有一定增長。而其他機械,如:水洗機(單機)、漂白機、絲光處理機和松弛烘干/甩干機等則出現交易量下降的情況。在間歇式織物整理設備中,噴氣染色機和卷染/經軸染色機的交易量有所下降,而溢流染色機的交易量有所上升。